<cite id="bb1nb"><noframes id="bb1nb">
<ins id="bb1nb"><th id="bb1nb"></th></ins>
<cite id="bb1nb"><noframes id="bb1nb">
<menuitem id="bb1nb"><span id="bb1nb"><menuitem id="bb1nb"></menuitem></span></menuitem>
<menuitem id="bb1nb"><video id="bb1nb"><menuitem id="bb1nb"></menuitem></video></menuitem>
<ins id="bb1nb"></ins>
Hotline:+86-0769-81898776
Position: Home > News行業動態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Date:2019-08-30 16:21:25Hits:

原標題: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

在中國進口的工業產品中,顯示面板的金額長期處于第三位,第一位是半導體,第二位是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第三位就是顯示面板。

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達21.1億片,相比2015年增長達16.4%超出預期。前三甲分別為三星(17.6%)、京東方(17.1%)、LGD(10.0%)。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2)

依照面板供應商所在地統計,中國地區面板供應商出貨同比大幅增加44.5%,主要為a-Si產品及LTPS面板產出上的增加。而韓國地區因韓國三星AMOLED的出貨大幅成長,該地區出貨同比增長22.1%,日本地區和臺灣地區則分別同比下降12.3%和0.6%。

No.1 三星顯示器 Samsung Display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3)

韓過三星以3.7億片AMOLED面板出貨躍居全球第一大智能機面板供應商,同比增幅39.6%,市場占有率17.6%,使得AMOLED手機屏在智能機面板中的全球市場份額由2015年的14.7%提升至17.8%。

No.2 京東方科技集團 BOE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4)

國內面板企業京東方以3.6億片位居第二,同比增長16.1%,市場份額17.1%。其中,京東方LTPS面板出貨超4000萬片,同比增長320%。如不計算AMOLED面板市場,京東方仍以17.8%的市占率為智能手機液晶屏市場最大面板供應商。

No.3 樂金顯示器 LG Display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5)

韓國LGD以2.1億片位居第三,與第二名京東方差距1.5億片,市場份額10.0%。LGD關閉多座G5以下產線,使得其出貨量與2015年持平。LGD 2016年發力手機柔性AMOLED顯示屏,成功打入小米,2017年柔性AMOLED出貨量上看1000萬部。

No.4 日本顯示器 JDI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6)

日本JDI以1.9億片位居第四,市場份額9.0%,由于國內品牌在2016年大力轉向AMOLED面板,且蘋果iPhone系列銷售不如預期,導致JDI在2016年智能機面板銷量同比降低5.0%。

No.5 中華映管 CPT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7)

臺灣CPT(含凌巨)以1.6億片位居第五,市場份額7.5%。雖然CPT龍潭G4.5 L1b在2015年底關閉后,但其適量增加G4.5 L1a及G6 L2手機投片量,出貨量依然得以同比增長12.1%。

No.6 天馬集團 Tianma

國內天馬集團以1.5億片位居第六,市場份額7.3%。受益于LTPS產品的滿產滿銷,天馬2016年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約5000萬片,同比增長50.2%。

No.7 龍騰光電 IVO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8)

國內龍騰光電IVO以近1.5億片位居第七,市場份額7.0%。受益于2016年a-Si產品缺貨行情及iPhone維修市場的旺盛需求,昆山龍騰光電成為出貨量超1億片中成長幅度最大的智能機面板供應商,2016年實現同比150.8%的大幅增長,首次進入前十。

No.8 群創光電 Innolux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9)

臺灣群創光電Innolux以1.2億片位居第八,市場份額5.7%。因受2016年初臺灣地震及產能分配影響,2016年Innolux出貨量與2015年持平。

No.9 瀚宇彩晶 HannStar

臺灣瀚宇彩晶HannStar以1.1億片位居第九,市場份額5.6%,同比增長4.5%。HannStar是智能機On-Cell產品的主力供應商,從入門級智能機至HD解析度產品幾乎全覆蓋。

No.10 夏普 Sharp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0)

日本Sharp以近9500萬片位居第十,市場份額4.5%,同比下降24.0%。由于2016年管理層更迭造成的產品銷售問題在2017年鴻海入駐管理后有望恢復正常。

No.11 深超光電 Century

富士康旗下的國內深超光電Century以近9000萬片位居第十一,市場份額4.2%。深超光電為全球第一大功能機面板供應商,2016年通過打入小米、華為發力智能機市場,實現同比增長196%。

No.12 友達光電 AUO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1)

臺灣友達光電AUO以8500萬片位居第十二,市場份額4.0%,同比下降22.7%。友達昆山第六代LTPS產線在2016年11月實現量產,2017年友達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有望超4000萬片。

No.13 華星光電 China Star (CSOT)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2)

武漢華星光電2016年第三季度實現量產,以540萬片出貨量位居第十三,市場份額0.3%。華星首支LTPS產品便以FHD打入手機品牌魅族,同時亦有集團TCL品牌的支持,其2017年出貨量可上看5000萬片。

No.14 和輝光電 Everdisplay (EDO)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3)

上海和輝光電為國內出貨量最大的AMOLED手機屏供應商,2016年出貨量350萬片,市場份額0.2%,位居第十四。其AMOLED手機屏目前主力出貨皆為FHD解析度,已打入多個國內及國際品牌。但2017年仍受限于現有G4.5代產能,同時亦有智能手表等緊俏產品需求,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上看600萬片。

No.15 中電熊貓 CEC-Panda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4)

南京中電熊貓為國內唯一提供IGZO手機面板的供應商,2016年出貨量200萬片,位居第十五,市場份額0.1%。2016年12月,中電熊貓與國內知名手機方案公司華勤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涉足金額約10億元人民幣,有望為中電熊貓在2017年產品沖刺市場提供最有利的技術和客戶支持。

No.16 國顯光電 Visionox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5)

昆山國顯光電2016年成功實現AMOLED產品量產上市并得到國內品牌的大力支持,全年出貨量近百萬片,位居第十六。目前AMOLED手機屏主力出貨為HD解析度,昆山廠區產能在2017年中可提升至每月1.5萬片大板,2017年將以FHD產品為主,全年產出量可上看600萬片。

液晶面板主要的六種原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濾光片、混合液晶材料、驅動IC、背光模組、靶材、生產設備等。(注:原材料的成本比例,僅供參考,在不同的時期,這個成本比例變動較大

1、液晶玻璃基板

液晶玻璃基板這個在液晶面板中成本占10%左右,是液晶面板中比較貴的材料之一。

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和電氣硝子是世界三強,占據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康寧一家就占了全球50%。所以我們要說,玻璃基板基本是被美國和日本壟斷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三強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液晶玻璃基板廠商就是我國的東旭光電公司,除了東旭光電以外,我國還有另外一家玻璃基板生產公司彩虹股份。

雖然東旭光電是全球第四,但是和前三名差距非常大,即使東旭+彩虹兩家加在一起,如果除去在國內設廠的外資企業,國產玻璃基板的中國市場占有率僅為12%,占全球份額大約4%不到。

不過這一情況正在迅速改變,2016年前三季度,東旭光電集團實現營業收入42.62億人民幣,同比2015年前三季度增長68.9%,實現凈利潤8.0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39%, 東旭光電凈利潤率高達18.8%,接近蘋果公司的水平,同時東旭最值得稱道的是,生產玻璃基板的設備基本是東旭自主研發,事實上,根據東旭光電的財報,其2016年上半年58%的收入是來自玻璃基板高端生產裝備和技術服務。

而東旭光電的競爭對手,例如日本旭硝子集團,我在之前關于中國福耀玻璃公司的文章里面已經介紹過,旭硝子集團52%的業務是玻璃,分為汽車玻璃和平板玻璃兩大部分。

旭硝子不僅在汽車玻璃領域和中國福耀競爭中節節敗退。在液晶玻璃領域也受到中國公司挑戰,旭硝子2016年前三季度來自玻璃業務(包括液晶玻璃基板和汽車玻璃)的收入下降了1.5%, 其中第三季度更是下降了5%。

國內另外一家玻璃基板公司彩虹股份在2016年進展也不錯,在8月份成功量產了我國第一條8.5代玻璃基板產線,領先東旭光電,8.5代玻璃基板是目前全球液晶面板需求量最大的部分,東旭光電的8.5代玻璃基板也在2016年3月動工,今年會量產,也就是說2017年我國兩大玻璃基板公司都成功的進軍了需求量最大的8.5代液晶面板市場,預計我國玻璃基板全球份額會進一步提升,挑戰美國日本。

我國在玻璃基板領域排在全球第三,大幅落后處于壟斷地位的美國和日本,但是領先歐洲和韓國,而且還在迅速提高份額,說明我國的產業升級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領域。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美國和日本已經量產10.5代玻璃基板生產線了,我國在8.5代才剛剛開始,差距還很大。

2、偏光片

偏光片占液晶面板成本的11%左右,也是主要材料,也是我國液晶面板技術國產化最困難的領域之一,偏光片位于液晶面板兩側,通過透射或阻斷背光模組中發出的光線,調整像素亮度并再現顏色,使人眼看到顏色鮮艷的顯示影像,沒有它,液晶面板就不能顯示。

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及其供應鏈匯總 (圖16)

從圖可以看出,中國有兩家,三利譜和盛波光電,日韓占領導地位。

日東電工Nitto

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成立于1918年10月,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總部位于日本大阪,是日本化工領域規模最大、創新能力最強的上市公司。

自1979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先后在香港、上海、北京、天津、廈門、深圳等多地設立了27家生產、銷售公司,1975年起開始生產銷售偏光片。

  • 擁有14條產線,年產能可達為1.1億平方米。

住友Sumitomo

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創立于1913年09月,旗下擁有子公司167家,全球擁有員工約3.1萬人,主要從事化工,能源行業,1988年起開始生產銷售偏光片。

  • 擁有13條產線,年產能8700萬平方米。

三立化學

日本三立化學株式會社,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化學品企業,為全球第一家生產偏光片的企業,自1963年開始生產銷售偏光片。

  • 擁有7條產線,年產能3000萬平方米。由于資金問題,近幾年無產能擴充計劃。

LG化學

LG化學隸屬于韓國三大集團之一LG集團,是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自1947年成立以來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LG化學通過不斷的革新和研究開發活動,成長為領導韓國化學工業的韓國最大的綜合化學公司。

  • 擁有10條產線,年產能7500萬平方米。

在南京設有工廠——樂金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新建2300mm產線,預計16年上半年投產,可新增產能2400萬。

三星SDI

三星SDI為三星集團在電子領域的附屬企業,原指中國三星的顯像管生產部門,后由于顯示技術液晶化,轉行生產鋰電池,偏光片等產品。

三星SDI于2007年收購ACE DIGITECH后進入偏光片市場。

公司在2013年全球首次開發成功用光學性能優秀的PET膠片替代偏光片材料TAC膠片的技術,并成功適用于TV用產品。

  • 擁有4條產線,年產能3200萬平方米。2015年斥資1.8億美元在無錫建立偏光片生產線,計劃16年底投產,預計可新增產能3000-4000萬平米每年。

奇美材料

奇美材料于2005年由奇美實業投資創立,產品以液晶顯示器用偏光板為主。

擁有4條產線,年產能2500萬平方米。

  • 2014年在昆山建立2條產線,2015年9月與錦江集團合作,加快將設速度,預計可新增產能1200萬平方米。

力特光電

臺灣力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引進日本三立的偏光片技術,是臺灣第一家擁有偏光板制造及加工能力的公司。

  • 擁有9條產線,年產能4000萬平方米。

明基材料

臺灣明基材料有限公司(原達信)隸屬于「明基友達集團」,成立于1998年成立,憑借著在光電材料上的專業技術及快速量產能力快速打入偏光片市場,已成為「明基友達集團」以液晶為核心的發展戰略中重要一環。

  • 擁有4條產線,年產能3000萬平方米。

三利譜

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從事偏光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1年建成用于電視、電腦液晶屏寬幅生產線。

  • 擁有3條產線,年產能600萬平方米。

2014年在合肥投資20億,將建3條寬幅TFT偏光片線,預計2018年投產,投產后總產能達到3500萬平米每年。

盛波光電

盛波光電為深紡織旗下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國內首家偏光片專業制造廠商,產品涵蓋TN、STN、CSTN、TFT及偏光眼鏡等廣泛領域。

2010年開始生產用于手機和平板電腦屏幕的窄幅偏光片,2012年寬幅偏光片生產線實現試量產。

  • 擁有2條產線 ,年產量800萬平米每年。

在建項目有“TFT-LCD 用偏光片二期”,該項目為2條寬幅產線,預計產能為1300萬平米每年,原計劃與日東合作,但未能通過執行,目前項目停滯中。

注:以上是2015年的情況,現在有所變化。

除三利譜與盛波光電外,國內還有不少企業如溫州僑業、佛山維達、晟華科技等從事偏光片的企業,但在TFT-LCD使用的偏光片上暫無建樹。

3、彩色濾光片

彩色濾光片是液晶面板中最貴的部分之一,成本占了10%以上。

業界的液晶面板廠家,大多都自制彩色濾光片,例如三星自制比率為75%,而奇美和LGD的自制率則高達90%以上。我國京東方和天馬這些廠家,也有自己的彩色濾光片廠, 不過自制比例比不過韓國和臺灣,大約70%左右需要進口,主要是進口來源是日本的凸版印刷、大日本油墨(DNP)、東麗公司(TORAY)三巨頭。

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國產化進展也比較喜人,首先國內各大面板廠都在不斷提高自產彩色濾光片的比例,在國內液晶面板銷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國內對外購彩色濾光片的需求卻在不斷減少,這是自制比例不斷提高的結果。

另外在專業外購領域,國內主要是以龍頭企業東旭光電為首,已經在2015年大舉投資30億人民幣開投彩色濾光片產線,引進的是日本DNP的技術和產線工藝,DNP甚至將其唯一一條第五代TFT-LCD用彩色濾光片生產線整體轉給東旭光電,其中國市場份額也同時會轉移到東旭光電手中。而東旭光電彩色濾光片客戶已經固定為國內的龍騰光電和京東方,今年第一季度將開始量產。

根據東旭光電與龍騰光電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僅龍騰光電1條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就能消化東旭光電5代彩色濾光片生產線70%以上的產能。

從東旭光電大舉投資的氣定神閑就知道,我國在液晶面板領域份額擴大的好處,東旭的彩色濾光片產品,打進日本韓國臺灣液晶面板的供應鏈肯定很難,打進國產面板的供應鏈就容易的多。

不過我們要看到,盡管份額在提高,而且龍頭企業也在大舉投資,也要看到,國內京東方,天馬這些大廠,進口比例仍在70%以上,而且東旭光電今年一季度投產的這條線,也僅僅是5代線,高世代配套的彩色濾光片還是空白。

4、混合液晶材料

混合液晶材料是液晶面板基礎材料,只占液晶面板總成本的3%左右,不過對液晶面板的性能至關重要。

我國有一家銷量排在世界第三的液晶材料企業誠志永華,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65%,但是請注意,液晶包括多種,低端的黑白屏可以是液晶,誠志永華主要是黑白液晶屏占有優勢。

而高端的用于智能手機和電視的TFT液晶材料,德國默克、日本智索(Chisso)和日本DIC三家壟斷TFT液晶市場,合計全球市場份額超過90%,可以說這三家壟斷了全球市場。

我國主要是誠志永華和江蘇和成可以為液晶面板廠供應TFT混合液晶,另外還有一家八億液晶也異軍突起,成為了京東方2017年國內第一液晶供應商。

2016年,全球TFT液晶材料需求量在700噸左右,大陸液晶材料廠商整體銷售量預計在40噸左右,已經占到了全球的5.7%, 而2015年大陸液晶材料廠商出貨僅為27噸,也就是說,2016年中國本土液晶材料出貨增長高達50%,遠遠高于全球發展速度。

對比下全球TFT液晶材料出貨量,2013年為600噸,2016年為700噸,三年增長僅為16%左右。國內TFT液晶材料廠家,基本是向國產液晶面板廠家供貨,因此預計未來10年,國產液晶材料會在國產品牌帶動下有較大規模增長。

以和成顯示為例,2016年營業收入為3.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3.76%;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938.3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1.41%

5、驅動IC

成本占了大約5%左右,這是我國比較弱勢的領域,目前驅動IC, 日系主要供應蘋果,韓系自產自銷,中國大陸的面板驅動IC,主要來自臺灣廠家,國產的有格科微和新相微,根據CINNO Research的數據,2014年兩家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為22.2%,其中新相微大約14%,格科微大約8%。也就是75% 驅動IC需要進口。大多來自臺灣,例如聯詠,晨星等。

其中國產最大的驅動IC廠家新相微,最近兩年增速尚可,2016年10月,京東方產業基金入股新相微,扶持國產IC增量。2017年,新相微將會首次量產LTPS-LCD的驅動IC,擺脫之前一直不能量產高端LCD產品驅動IC的情況。

據CINNOResearch預估,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政策及資金的扶持下,除了新相微和格科微兩家外,已經有更多的企業開始發力面板驅動IC市場,國內面板驅動IC國產化率有望在2018年提升至35%以上,相比2014年增長60%。新相微的目標,是到2020年進入世界前五。

6、背光模組

背光模組是顯示面板最貴的部分,占了成本大約20%以上,但是技術難度不高,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全球絕大部分背光模組都是在我國生產。

但是背光模組60%左右的成本來自光學膜,主要包括擴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等,這方面國產進度還不錯,發展速度很快,

以光學反射膜為例子,寧波長陽科技展現了極高的增長速度,2014年營收1.49億,2015年營收2.5億,2016年營收已經達到4億人民幣。在液晶電視等使用的大尺寸反射膜領域世界份額達到了35%,已經位列世界第一,超過了日本東麗和帝人。

國內比較專注擴散膜,反射膜,增亮膜生產的寧波激智科技,增長也很快,從2014年到2016年保持年增30%的速度,份額在持續擴大,根據激智科技2017年2月發布的財報,2016年營業收入6.13億元,增長29.79%,凈利潤6349萬元,增長10.75%。

光學膜國產康得新是龍頭主力,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光學膜生產企業之一,根據2017年康得新發布的財報,全年收入92.25億人民幣,增長22%,凈利潤19.78億人民幣,增長37.47%??档眯率嵌鄻I務集團,來自光學膜的收入占比大約70%左右。

然而更上游的材料,國產還需要繼續努力 這些光學膜的生產主要原料是光學基膜,要生產光學膜,就要采購光學基膜,目前在光學基膜方面,全球80%以上的產能由三菱樹脂、東麗、帝人、杜邦、可隆、SKC、東洋紡等幾大巨頭所壟斷。國產的廠家有樂凱集團,康得新,裕興股份,南洋科技(東旭成化學)等等。

康得新在光學膜領域迅速增長以后,也在開始自研光學基膜,康得新在2016年4月開工建設光學膜第二期1億平米高分子材料工廠,就包括了光學基膜項目,預計未來會保持高速增長。

光學基膜是需要PET薄膜(聚酯薄膜)切片作為基材,而Display Research估計2016年全球需求為36萬噸,目前正在高速增長的康得新有大約5萬噸產能,配套自己的光學膜生產。

另外南洋科技公司發布的2016年財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5億元,同比增長33.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0億元,同比增長20.3%。 南洋科技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增長33.73%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年產2萬噸光學級聚酯薄膜項目”的投產。

7、靶材

靶材此前也一直是日本韓國壟斷,但目前國產化率也已經較高,而且在進一步提升。

隆華集團旗下是四豐電子是中國鉬靶材的主要供應商,可以為全世代的面板產線提供產品。四豐電子在2017年3月突破了LCD和AMOLED用高純度寬幅鉬靶材,寬度高達1800mm,是目前全球AMOLED產線要求規格最大的鉬靶產品,也代表鉬靶生產的最高水平。

另外在ITO靶材方面,國內廣西的晶聯光電公司在2015年突破了日本韓國掌握的ITO靶材生產核心生產工藝-----常壓燒結ITO靶材技術工藝,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尺寸ITO靶材生產技術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問題。該公司2016年8月被國內龍頭鉬靶材企業隆華集團收購。

2017年2月,隆華集團旗下晶聯光電已經在洛陽開始擴產,未來三年形成200-300噸ITO靶材生產能力,打破日韓壟斷。2016年,受主營的化工,石油,煤化工行業去產能影響,隆華集團業績大幅下滑,但是其靶材業務卻持續發力,成為其一大亮點,上半年靶材營收同比增長78.02%、毛利率同比增長12.40%

8、生產設備

最后在生產設備方面,國產液晶面板廠家投資產線,動輒數百億,在以往幾乎都要從日韓進口,國內各大面板廠家也在努力實現生產設備的國產化。

例如合肥欣奕華智能制造公司,為京東方做液晶面板生產設備配套,主要做搬運機器人和自動檢測設備,該公司2013年成立,2014年營收就達到人民幣9,991萬元,2015年更猛增5倍達到5億元人民幣,2016年預計也會超高速增長。

再比如國內做液晶面板和OLED面板產線檢測設備的龍頭企業,深圳精測電子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5.24億元,同比增長25.5%;凈利潤9868.42萬元,同比增長28.58%

2016年4月,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北京亦莊京東方生產線,有以下描述:

“8.5代液晶生產線基本實現國產化

在京東方8.5代液晶生產線的場區一隅,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北京的8.5代液晶生產線,投建于2009年8月,是當時中國大陸首條8.5代線,也是目前為止行業內投入量產運營的最高水平生產線?!?009年投建之初,生產線的相關設備幾乎全部來自于進口。而從2009年到2016年,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除曝光機以外幾乎全部的設備以及加工材料,已基本實現國產化,對產業鏈條形成了強大的帶動性?!?/p>

這個記者的描述先不論是否嚴謹,說明至少在8.5代線上,國產化設備進展很大。除此之外,東旭光電和京東方簽署了2014—2019年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促進液晶面板生產設備的國產化。

從中國顯示面板產業的發展就可以看出,中國的產業升級之路是什么,我國電子品牌普遍已經發展起來了,華為、OPPO、 VIVO、海爾、格力、小米、美的等等,基本凈利潤都在10億美元以上,像海爾、美的、格力凈利潤均超過20億美元,海信集團凈利潤也超過10億美元,華為更是超過50億美元。

國產電子品牌崛起,必然會集體帶動顯示面板的國產化,而顯示面板的國產化,又會帶動上游的原材料國產化,以偏光片為例,有了京東方做靠山,上游做偏光片的深圳三利譜集團才有膽量瘋狂投資產能,2016-2020年五年時間把產能擴大10倍以上。

也因為偏光片國產化率可以預見的提高,才會有新綸科技,東氟塑料,皖維高新等國內企業相繼在2015年和2016年投資更上游的偏光片材料TAC膜和PVA膜材料。

同樣為什么東旭光電敢在2015年投資30億人民幣建彩色濾光片的線,同樣是因為下游的國產面板有國產化需求,提前鎖定了訂單。


轉自微信公眾號ittbank

2017-04-19 18:00

Address:5F,4th Building,Huazhi-Changshen Industry Park, No.636 Changdong Road,Changping,Dongguan,Guangdong,China
Tel:+86-0769-81898776  Mobile:
Copyright ? 2020 Dongguan ANTAVIC Technology Co., Ltd.  ICP Number:2020083496  
Powered by EyouCms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
<cite id="bb1nb"><noframes id="bb1nb">
<ins id="bb1nb"><th id="bb1nb"></th></ins>
<cite id="bb1nb"><noframes id="bb1nb">
<menuitem id="bb1nb"><span id="bb1nb"><menuitem id="bb1nb"></menuitem></span></menuitem>
<menuitem id="bb1nb"><video id="bb1nb"><menuitem id="bb1nb"></menuitem></video></menuitem>
<ins id="bb1nb"></ins>
日照市| 庆安县| 睢宁县| 蒙阴县| 台湾省| 霍林郭勒市| 江油市| 青冈县| 新野县| 廊坊市| 上思县| 东海县| 崇阳县| 恭城| 顺昌县| 綦江县| 通辽市| 会东县| 军事| 庄浪县| 南部县| 阳春市| 铁岭市| 垦利县| 晋中市| 连州市| 陆良县| 神木县| 赤峰市| 涿鹿县| 桃园市| 湛江市| 乳山市| 星座| 繁昌县| 台中县| 龙泉市| 隆尧县| 宾阳县| 赤城县| 霍林郭勒市|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